一级单位 |
二级单位 |
平台 |
专业方向 |
招聘条件 |
应聘联系 |
需求人数 |
最晚到岗时间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物理系 |
理论与计算催化化学,http://jxliu.ustc.edu.cn/ |
理论与计算催化化学 |
1) 具有物理化学、计算化学、计算物理、计算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具有海外或国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博士或博士后经历(2-4年博后经历) 3) 熟悉量子化学计算、均相或多相催化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人工智能或大数据分析等研究领域之一。 4) 具备Python、C 或Fortran编程语言开发经验的申请人会优先考虑 5) 有较强的独立研究工作与思考能力,良好的中英文科技论文读写能力,为人和科研工作中有诚信,勤奋努力,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
刘进勋 0551-63602195 jxliu86@ustc.edu.cn |
特任副研1名,博士后2名 |
待招满为止 |
袁龙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为发展和利用新型超快显微成像技术研究新型低维光电材料在纳米和飞秒尺度下的能量转换机制。详情请见课题组主页: https://dcp.ustc.edu.cn/2022/1213/c33114a585941/page.htm |
物理化学,超快动力学 |
具有物理、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有超快动力学,低维材料制备和光学表征等背景优先;具有良好的科研,英文写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
袁龙 lyuan565@ustc.edu.cn |
特任副研1名,博士后2名 |
待招满为止 |
蒋彬教授课题组:http://staff.ustc.edu.cn/~bjiangch/ |
理论与计算化学 |
熟悉第一性原理计算,固液界面体系建模,分子动力学模拟,了解机器学习基本原理。 |
蒋彬 0551-63600922 bjiangch@ustc.edu.cn |
1名 |
招满为止 |
杨金龙教授课题组,研究领域为理论和计算化学,一直致力于发展与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模型,研究小分子,原子团簇,固体表面与界面和纳米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注重和相关实验研究的配合与合作。详细信息请见主页:http://staff.ustc.edu.cn/~jlyang/ |
理论与计算化学 |
1. 已获得国内外知名大学化学或物理专业博士学位,要求博士期间从事理论计算相关研究; 2. 已取得较好科研成果,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 3. 具有自旋材料理论设计、分子器件理论模拟、能源转化催化机理解析等背景的优先; 4. 工作勤奋、努力,积极进取,有敬业精神,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独立撰写英文报告和论文。 |
李星星 0551-63607967 lixx@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应用化学系 |
徐铜文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功能膜研究室长期从事离子交换膜及电驱动膜过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201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离子交换膜、双极膜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和表征,特种离子膜材料,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隔膜,膜组件开发和膜过程设计。课题组注重理论与工业生产结合,开展离子膜材料设计合成及工业化生产研究,深入研究并推广离子膜在水处理、清洁生产及能源领域的应用。课题组网页http://membrane.ustc.edu.cn/ |
高分子化学、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碱性膜、催化剂、膜电极及电解水制氢 |
有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有机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离子膜、燃料电池或电解水制氢等相关研究背景,博士研究期间有相关独立工作经验。 |
葛亮 17705653219 geliang@ustc.edu.cn |
3人 |
待招满为止 |
季恒星课题组:http://applchem.ustc.edu.cn/2018/0607/c15402a264103/page.htm |
金属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 |
博士后: 1) 已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学位的年限不超过3年,身体健康,品学兼优; 2)潜心学术、乐于创新,可独立完成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所要求的内容,形成引领性研究成果。 3)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强,沟通、协调能力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才; 4)具有英文写作、交流能力; 5)具有理论化学或者谱学电化学研究背景者优先。 |
梁老师 llq@ustc.edu.cn 并抄送 jihengx@ustc.edu.cn |
不限 |
待招满为止 |
王功名课题组:http://wanggmlab.ustc.edu.cn/ |
电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 |
1. 具有材料制备、能源化学、电化学等背景;2. 科研态度认真、勤奋,责任心强 |
王功名 wanggm@ustc.edu.cn |
博士后和特任副研2-3人 |
招满为止 |
葛君杰课题组:https://applchem.ustc.edu.cn/2022/0708/c15402a562084/page.htm |
氢能源与燃料电池 |
具有氢能与燃料电池或催化、材料、电化学背景,具有强烈的上进心与责任感目标驱动性博士毕业生。 |
葛君杰 13596498657 gejunjie@ustc.edu.cn |
特任副研1-2人 博士后1-2人 |
待招满为止 |
陈维教授课题组:新型大规模储能电池、催化剂的微观调控与机理探索、以及新型能源转化与存储一体化。课题组主页:http://staff.ustc.edu.cn/~weichen1/ |
化学,材料,能源化学 |
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陈维 weichen1@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人/博士后2-3人 |
待招满为止 |
周敏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1.CO2还原与CO2电池,2.新型离子电池,课题组主页:https://faculty.ustc.edu.cn/zhoumin/zh_CN/index.htm |
无机化学,材料化学,电化学 |
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原子层沉积,气体电池器件开发,局域结构表征分析等研究经验者优先 |
周敏 mzchem@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徐集贤课题组:https://mse.ustc.edu.cn/2020/0309/c3333a414250/pagem.htm 主要研究:1.光电材料合成,钙钛矿器件开发:光电器件有机小分子、高分子合成;胶体量子点合成; 钙钛矿器件/组件;钙钛矿叠层(晶硅-钙钛矿叠层、钙钛矿-钙钛矿叠层)器件/组件;2. 光物理过程、超快谱学分析。在固体中离子和电子的运动分析、超快过程光电实验和分析平台搭建、材料和器件复杂计算和建模等。 |
化学、物理、材料 |
1.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科研动机和职业愿景,积极主动有创造力; 2.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相关博士学位,且近5年发表过高水平研究性论文,(注:方向一不限于钙钛矿材料,有在Si, CIGS, OPV等方面的类似高水平成果皆可);3.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年龄35岁以下(优秀者可放宽年龄) |
徐集贤 jixianxu@ustc.edu.cn |
博士后/特任副研1-2人 |
待招满为止 |
武晓君教授课题组:低维功能材料的理论设计与模拟,探索低维功能材料的结构与物性,揭示材料中电荷、自旋等量子态耦合、调控与外场响应机理,发现新机制,提出新概念,设计新材料。课题组主页 http://staff.ustc.edu.cn/~xjwu ; http://faculty.ustc.edu.cn/xjwu |
物理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 |
熟悉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固体物理计算与机器学习等方法与软件。熟悉和擅长程序编写者优先。 |
武晓君 0551-63607915 xjwu@ustc.edu.cn |
若干 |
招满为止 |
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杨上峰课题组。网址:http://staff.ustc.edu.cn/~sfyang |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无机化学 |
具有碳纳米材料、太阳能电池、纳米材料、有机化学、能源化学等背景。 |
杨上峰 63601750 sfyang@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2人,博士后2-3人 |
待招满为止 |
余彦教授课题组:http://staff.ustc.edu.cn/~yanyumse/publication.html |
储能材料,纳米材料 |
1. 研究方向: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其他新型二次电池),功能纳米材料;2. 年龄35周岁以下,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3. 博士期间或近三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至少3篇;4. 可全职在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有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尝试新研究方向。 |
余彦 yanyumse@ustc.edu.cn |
博士后和特任副研究员4-8人 |
待招满为止 |
王成威教授课题组:1. 高性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开发和应用:固态电池的界面优化,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全电池的制备与集成。2. 软物质基(高分子、水凝胶、纤维素等)离子导体的开发和应用。
| 材料、化学、高分子等相关专业 |
1.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3.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上进心和创新意识; 4.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具有锂电池、高分子、水凝胶、电催化、陶瓷合成等研究背景的申请人可优先考虑。
|
王成威 vcwang@ustc.edu.cn |
博士后/特任副研究员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中科院太阳能光热中心裴刚课题组,http://home.ustc.edu.cn/~wulj,https://tsee.ustc.edu.cn/2013/0904/c3267a27742/page.htm |
能源材料 |
具有能源材料、能源化学方向的研究经历 |
裴刚 0551-63607367 peigang@ustc.edu.cn |
2名 |
待招满为止 |
化学系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平武教授课题组隶属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合肥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 (课题组网页:http://staff.ustc.edu.cn/~dupingwu/publications.html),主要从事有机光电材料和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一、课题组研究方向: 1. 有机共轭材料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纳米碳材料合成及应用(弯曲碳纳米管片段、石墨烯纳米带等); 2. 能源催化研究(电催化、光催化、光电催化)。负责人:杜平武教授,主页:http://staff.ustc.edu.cn/~dupingwu/publications.html |
化学、材料、或者高分子等相关专业 |
化学、高分子、有机功能材料合成、金属配合物合成、材料化学、光化学、能源化学、纳米材料等背景的博士或者博士后;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认定的二区期刊学术论文1 篇及以上。 |
杜平武 0551-63606207 dupingwu@ustc.edu.cn |
博士后 3-5人 / 特任副研 2-3人 |
待招满为止 |
马明明课题组:http://staff.ustc.edu.cn/~mma/ |
有机合成,超分子化学 |
能够熟练进行有机小分子结构设计、合成、表征和性能测试 |
马明明 mma@ustc.edu.cn |
博士后招聘1人 |
招满为止 |
汪义丰课题组:https://faculty.ustc.edu.cn/wangyifeng/zh_CN/index.htm |
有机化学 |
博士,具有有机合成方法学、物理有机、自由基化学或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背景。 |
汪义丰 yfwangzj@ustc.edu.cn |
2 |
待招满为止 |
孟征教授课题组:专注于利用自下而上的模块化合成方法,设计构筑结构精准的新型功能导电材料,包括导电框架材料和自组装导电材料,并研究这些材料的电学应用。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导电(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合成;自组装二维导电材料的构建;导电材料的构效关系研究;导电框架材料在电子器件构筑和催化中的应用。 |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等 |
参照中科大特任副研究员和博士后的招聘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为人诚实,性格开朗,工作积极,富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已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欢迎具有配位化学、有机化学、导电材料、电子器件等一项或以上相关基础的申请人申请;具有较好的英文阅读、写作与交流能力;具有导电框架材料、有机功能材料合成、自组装、电子器件、理论计算等方面的研究背景者可优先考虑。 |
孟征 13811635336 zhengmeng@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人,博士后2-3人 |
待招满为止 |
梁海伟课题组:燃料电池催化剂。课题组网站:http://lianghw.ustc.edu.cn/ |
无机化学、能源化学 |
具有无机化学、能源化学方向的研究经历 |
梁海伟 hwliang@ustc.edu.cn |
1人 |
招满为止 |
吴宇恩课题组:http://staff.ustc.edu.cn/~yuenwu/#/ |
能源催化,生命与分析科学,化工与高分子 |
1.能源催化领域熟练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最好有器件化经验。2.生命方向熟悉细胞实验与动物模型,分析化学方向最好有器件化经验。3.化工与高分子方向最好有工程放大经验,熟悉整套高分子制备流程。 |
吴宇恩 yuenwu@ustc.edu.cn |
3-5人 |
不限 |
刘扬中教授课题组:化学生物学、生物无机化学 |
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 |
1. 熟练掌握相关领域的实验技能; 2. 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3. 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
刘扬中 0551-63600874 liuyz@ustc.edu.cn |
2-3人 |
待招满为止 |
徐允河课题组:https://chem.ustc.edu.cn/2020/1203/c2474a462602/page.htm |
有机合成 |
即将博士毕业或博士毕业三年以内,具有有机合成方法学、金属有机化学或全合成的研究背景。 |
徐允河 xyh0709@ustc.edu.cn |
2人 |
待招满为止 |
庄涛涛教授课题组-手性结构与功能实验室。课题组致力于手性纳米结构的精准合成、高品质因子圆偏振光体系的构建、多模态信息加密防伪、生物病毒检测、3D显示等。 |
无机、高分子、材料、物理等相关方向 |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相关专业博士学位,35岁以下;态度积极、勤奋,责任心强,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执行力,能在PI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具有手性纳米材料、圆偏振光器件、信息加密防伪、3D显示、生物检测治疗等方向的申请人可优先考虑。 |
庄涛涛 tzhuang@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黄汉民教授课题组:金属有机与均相催化,主页:https://chem.ustc.edu.cn/2016/0323/c2474a17108/page.htm |
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计算化学 |
博士,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团队精神,受过金属有机化学的系统训练和从事过多步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经历,或擅长于均相催化相关的理论计算。在SCI专业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
黄汉民 hanmin@ustc.edu.cn |
博士后2人,特任副研2人 |
待招满为止 |
吴长征教授课题组 http://staff.ustc.edu.cn/~czwu |
工程热物理、热传导、磁电输运、固体物理、STM等 |
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或者在相关行业具有标志性成果。 |
吴长征 czwu@ustc.edu.cn |
热领域需要招聘1~2名;STM领域需要招聘1名 |
待招满为止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
http://staff.ustc.edu.cn/~hxu |
功能高分子材料,光电高分子 |
高分子、有机功能材料合成、材料化学、光化学、纳米材料的博士或者博士后 |
徐航勋 hxu@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崔昆朋课题组,重要从事高分子加工和结构性能关系研究,包括高性能高分子薄膜加工、结构、性能关系和凝胶材料结构性能关系等。https://polymer.ustc.edu.cn/2022/0425/c25101a552734/page.htm |
材料、化学、物理、高分子等相关专业 |
材料、化学、物理、高分子等相关专业的博士 |
崔昆朋 kpcui@ustc.edu.cn |
博士后/特任副研究员2-3名 |
待招满为止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中科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 |
胡进明气体递质高分子研究组,主页:https://faculty.ustc.edu.cn/jmhu |
高分子、材料、生物医学 |
近期获得博士学位,在主流SCI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胡进明 jmhu@ustc.edu.cn |
1-2人 |
待招满为止 |
刘世勇教授课题组,主页:http://staff.ustc.edu.cn/~sliu/ |
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生物学、表活剂与胶体化学、合成化学、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 |
具有好奇心,喜欢学习新知识和进入新领域;注重细节,严谨有耐心,能坚持深入做事情。 |
刘世勇 sliu@ustc.edu.cn 0551-63607348 |
3名 |
待招满为止 |
李闯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响应性高分子水凝胶材料的设计合成和仿生驱动应用;动态可逆的超分子组装功能软物质; 仿生智能形变和软体驱动器、机器人在生物医学、药物释放等领域的应用。主页:https://faculty.ustc.edu.cn/lichuang/zh_CN/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 |
1.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2.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上进心和创新意识; 3.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4. 具有高分子、有机功能材料合成、材料化学、光化学、超分子材料、水凝胶材料、软体驱动器背景的申请者可优先考虑。 |
李闯 0551-63606684 lichuang21@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王龙海教授课题组,课题组主页:https://wanglabustc.com/ |
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化学 |
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等方向的研究经验;优先考虑有动物实验、COMSOL 多物理场模拟仿真背景的申请人;具有良好英文写作能力,近五年发表1-2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
王龙海 hiwang@ustc.edu.cn |
博士后/特任副研究员2-3名 |
待招满为止 |
吴思教授课题组,课题组主页:https://faculty.ustc.edu.cn/siwu/zh_CN/index.htm |
高分子、刺激响应材料、光响应高分子、智能材料、超分子、聚合物结构表征 |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结构表征方法、化学、有机化学、金属配合物、材料、光化学、纳米、 光学背景的博士 |
吴思 siwu@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陈昶乐教授课题组,课题组主页: http://staff.ustc.edu.cn/~changle/index.html |
高分子 |
高分子、有机合成、金属有机方向的博士 |
陈昶乐 0551-63601495 changle@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 |
傅尧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绿色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等领域研究。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发展绿色有机化学新反应和催化体系,并应用于可再生资源绿色转化与高效利用。 |
有机化学\生物质化工 |
参照中国科大博士后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招聘基本要求;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院所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有机合成或生物质催化转化方向科研经历,在相关领域重要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工作踏实,有团队精神,性格开朗,善于沟通。 |
傅尧 0551-63607476 fuyao@ustc.edu.cn |
博士后若干、特任副研究员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
化学物理系/理论与计算科学部 |
江俊教授课题组:功能分子体系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组,聚焦于复杂体系内电子运动行为的理论模拟。发展和应用多个尺度的物理与化学基础理论方法,揭示功能分子、复合材料、生物系统等复杂体系的构效关系,提出电子运动调控和高效利用理念,设计原型材料与器件,研究解决多个物理与化学应用领域(光催化、生物化学、光化学、分子电子学与光子学)中的实际科学问题。课题组主页 :http://staff.ustc.edu.cn/~jiangj1/ |
物理化学、人工智能、自动化 |
理论与计算化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程序开发,精通一项者皆可加入,以个人强项融入团队研发,相互学习多学科最新技术,在项目中拓展个人研究领域与能力 |
王嵩 wsong09@ustc.edu.cn |
2名 |
待招满为止 |
李震宇教授研究组,长期从事生长与反应微观机理、功能材料与器件设计以及理论计算方法方面的研究。在石墨烯生长机理、固态电解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基于量子计算机的电子结构计算等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主页http://q2chemistry.net/ |
物理、化学、材料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
熟悉电子结构计算或者分子模拟,有较强的钻研精神 |
李震宇 0551-63600934 zyli@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化学物理系/尖端测量仪器研究部 |
田善喜研究组:http://staff.ustc.edu.cn/~sxtian |
物理化学 |
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并取得很好的科研成果 |
田善喜 13956911902 sxtian@us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人 |
2023年6月 |
化学物理系/单分子物理与化学研究部/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 |
黄伟新教授:表面化学与纳米催化研究组:目前承担科技部、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项目,课题组主页:http://staff.ustc.edu.cn/~huangwx |
表面化学和催化化学 |
具有表面化学和催化化学博士后研究经历,能独立撰写文章。研究组尊重青年人才的学术独立性和原创性,提供良好发展空间 |
黄伟新 0551-63600435 huangwx@ustc.edu.cn |
2人 |
待招满为止 |
化学系/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 |
王官武课题组,http://www.hfnl.ustc.edu.cn/detail?id=11344 |
有机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 |
有机合成化学、太阳能电池器件专业毕业,拟开展富勒烯化学、机械化学、太阳能电池器件器件制备与测试 |
王官武 0551-63607864 gwang@utc.edu.cn |
特任副研究员1人,博士后1人 |
待招满为止 |
化学系/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 |
江海龙教授课题组:在配位化学的基础上,聚焦多孔晶态功能材料(如MOFs,COFs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催化功能探索;研究内容高度交叉,涉及无机化学、晶体工程学、材料化学、纳米科技、催化化学以及能源化学等多个领域。依托托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详情参见课题组主页:http://mof.ustc.edu.cn |
无机化学 / 材料化学 / 物理化学(催化化学或计算化学)等 |
参照中科大博士后和特任副研究员的招聘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1、为人诚实,工作勤奋,富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2、已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3、欢迎具有配位化学、功能材料、多相催化、光/电催化、纳米能源、计算化学等一项或以上相关基础的申请人, 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
江海龙 0551-63607861 jianglab@ustc.edu.cn |
博士后若干;特任副研究员1-3名 |
待招满为止 |
应用化学系/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 |
陈立锋课题组:本课题组主要从事生物质(天然高分子)衍生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宏量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与转换(新型二次电池、超级电容、柔性储能器件、电/光催化)中应用的研究,已在Science、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一系列学术成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个人主页 https://faculty.ustc.edu.cn/chenlifeng/zh_CN/index.htm |
1. 碳基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 2. 生物质(天然高分子)基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 3. 生物质(天然高分子)/碳基材料在电化学能量存储(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光催化(H2O、CO2、N2、O2、CH4等小分子)中应用。 |
1. 基本素质: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科研执行力强、追求高质量研究论文、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 专业要求:已获或即将获得化学、材料、高分子、物理、能源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或近期内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在生物质(天然高分子)材料、碳材料、二次电池、电催化、柔性器件等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篇及以上,良好地掌握本领域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方向。 3. 年龄要求:博士后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特任副研究员不超过35岁。 |
请将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前期主要研究基础,代表论文清单等)发送到陈老师的电子邮箱chenlf@ustc.edu.cn ,邮件标题注明:应聘职位 研究方向 本人姓名。 |
博士后或者特任副研3-5人 |
待招满为止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 |
马骋课题组:http://www.hfnl.ustc.edu.cn/detail?id=11468 |
全固态锂电池 |
具备较强英文写作能力,可以独立、高质量的进行SCI论文写作;有较多全固态锂电池研究经验的候选人将优先考虑。 |
马骋 mach16@ustc.edu.cn |
1人 |
待招满为止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纳米催化与能量转化研究部 |
占忠亮课题组:http://www.hfnl.ustc.edu.cn/detail?id=16716 |
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化学、界面化学、凝聚态物理等专业背景,有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和器件研发经验者优先考虑 |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高质量学术论文;年龄35周岁以下,身心健康,作风踏实,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责任心、执行能力和团队精神。 |
占忠亮 zzhan@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刘波课题组:http://www.hfnl.ustc.edu.cn/detail?id=11484 |
多孔材料,催化,光热电能源转换 |
曾在化学及材料一级学科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具有材料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背景和跨学科合作经历;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专业毕业生优先。 |
刘波 0551-63601123 liuchem@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任晓迪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比能电池电解液设计与界面调控、金属空气电池、固态电池及电催化中界面过程调控等。热忱欢迎优秀博士后或特任副研究员的加入,并提供优厚待遇与支持。详情请参见课题组网站renlab.ustc.edu.cn,或发邮件至xdren@ustc.edu.cn联系咨询。 |
化学、材料、物理等 |
1. 具有化学、材料、物理等相关专业背景,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至少具有一项下列方面的研究经验或能力:(1)锂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水系电池、固态电池等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2)电极 | 电解质界面的表征、设计及应用 (3)电解质中溶剂或盐类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4)有机合成或电化学合成 (5)化学反应过程或材料性质的理论计算模拟 (6)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反应过程研究 2. 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态度积极,责任心强,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英文写作和交流能力。 3. 年龄在35岁以下,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篇以上。 |
任晓迪 xdren@ustc.edu.cn 0551-63601659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苏州高等研究院 |
/ |
张振课题组,主要从事仿生微纳孔材料及其能源应用,课题组网站为https://sz.ustc.edu.cn/rcdw_show/103.html |
能源化学,材料化学,计算化学,物理学 |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微纳孔材料设计(2)限域纳米通道中传输行为研究(3)基于限域纳米通道的电化学能源体系等 |
张振 zhenzhang@ustc.edu.cn |
博士后2名 |
待招满为止 |
苏育德课题组,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和微生物-纳米杂化材料的研发,并将其应用于人工光合作用、人工固氮、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量转化与储存领域。课题组网站:https://faculty.ustc.edu.cn/suyude/zh_CN/index.htm |
能源化学/材料化学/纳米技术/微生物学 |
具有1)电化学 2)可穿戴器件 3)合成生物学中的一项研究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过一篇SCI论文;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英文水平 |
苏育德 suyude@ustc.edu.cn |
博士后1-3名 |
待招满为止 |
多能量场纳米催化课题组(EX-nanocatalysis research group,EXNano-RG)专注高值有机化学品的绿色制造,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团队有稳定合作关系,有利于课题组成员的进一步发展。详情见https://faculty.ustc.edu.cn/daiyitao/zh_CN/index/277648/list/index.htm |
多相催化/纳米材料/有机合成 |
1)对化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已经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2)具有有机化学及相关方向的研究背景,熟练掌握多相催化或纳米材料或有机合成化学等相关知识及实验技能;3)有良好的科研积累,能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4) 遵守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聘用期间全职工作,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
戴懿涛 yitaodai@ustc.edu.cn |
博士后1-2名 |
待招满为止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碳中和研究院 |
/ |
季恒星课题组:http://applchem.ustc.edu.cn/2018/0607/c15402a264103/page.htm |
金属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 |
博士后:1)已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学位的年限不超过3年,身体健康,品学兼优; 2)潜心学术、乐于创新,可独立完成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所要求的内容,形成引领性研究成果。 3)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强,沟通、协调能力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才; 4)具有英文写作、交流能力; 5)具有理论化学或者谱学电化学研究背景者优先。 |
梁老师 llq@ustc.edu.cn 并抄送 jihengx@ustc.edu.cn |
不限 |
待招满为止 |